技術優勢(超微粉碎)
超微粉碎機技術是近十年來新興的一門技術,它在傳統粉碎技術的基礎上,將粉碎的概念向前大大延伸了。超微粉體由于顆粒小,比表面積大因而有極強的活性而顯示出奇特的物理、化學性能,因而在磁性能、熱性能、催化性能、吸附性能方面隨著顆粒的減小而發生顯著的變化,出現了大塊材料所不具備的性能效果。廉價的礦產品、化工產品經超細加工,其價值隨著應用范圍的拓寬而產生異常的遞增,其附加值提高幾倍甚至幾十倍,隨著新技術產品的發展,許多行業不斷采用多種超細粉體材料用于提高產品質量,促使產品更新換代以適應市場激烈競爭的需求。
隨著現代科技的高度發展,傳統的粉碎工藝及設備已難以滿足對粉碎產品粒度和精度越來越高的要求,在超微粉碎技術中,氣流粉碎是目前公認的能有效地獲得Z小微粒的粉碎方法,是現代粉體加工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氣流粉碎不僅能制取超微粉,而且還有產品粒度分布窄,產品分散性好,無研體磨損污染等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化工、冶金、礦業、能源、電子、醫藥、農藥、塑料、造紙、顏料、涂料、染料、磨料、食品、化妝品等行業,以及一些特殊材料,如:聚合物材料、高級電瓷材料、磁性材料、半導體材料、精細化工粉體產品、催化劑、試劑及化學品,推進劑等高純度粉體產品的超微粉碎。
我公司的WFQ系列流化床式氣流粉碎機是目前Z新一代超微氣流粉碎設備,集國際上Z先進的多噴管技術、流化床技術與渦輪分級技術于一身,實現了流場多元化、料層流態化、分級臥式化的組合技術系統,是氣流磨的發展方向。
一、 粉碎簡介
1. 粉碎室用機械力的方法來克服固體物料內部凝聚力達到使之破碎的單元操作。習慣上有時將大塊物料分裂成小塊物料的操作稱為破碎;將小塊物料分裂成細粉的操作稱為磨碎或研磨,兩者又統稱為粉碎。物料顆粒的大小稱為粒度,它是粉碎程度的代表性尺寸。
根據被粉碎物料和成品粒度的大小,粉碎可分為粗粉碎、中粉碎、微粉碎和超微粉碎四種:①粗粉碎:原粒度在40~1500mm范圍內,成品顆粒粒度為5~50mm;②中粉碎:
2. 原料粒度10~100mm,成品粒度5~10mm;③微粉碎(細粉碎):原料粒度5~10mm,成品粒度100μm以下;④超微粉碎(超細粉碎):原料粒度5~10mm,成品粒度在10μm以下。
二、 技術特點
1. WFQ系列流化床式氣流粉碎機的超微粉碎技術是采用超音速氣流粉碎、低溫冷凍粉碎等方法,與以往的純機械粉碎方法完全不同。在粉碎過程中不會產生局部過熱現象,甚至可在低溫狀態下進行粉碎,速度快,瞬間即可完成,因而Z大限度地保留粉體的生物活性成分,以利于制成所需的高質量產品。
2. 粒度分布均勻:由于采用超音速氣流粉碎,其在原料上力的分布相當均勻。分級系統的設置,既嚴格限制了大顆粒,又避免出現過碎,得到粒徑分布均勻的超細粉,同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微粉的比表面積,使吸附性、溶解性等亦相應增大。
3. 提高利用率:物體經超微粉碎后,近納米細粒徑的超細粉一般可直接用于制劑生產,而常規粉碎的產物仍需要一些中間環節,才能達到直接用于生產的要求,這樣很可能造成原料浪費。因此,該技術尤其適合珍貴稀少原料的粉碎。
4. 減少污染:超微粉碎是在封閉系統下進行,既避免了微粉污染周圍環境,又可防止空氣中的灰塵污染產品。故在食品及醫療保健品中運用該技術,微生物含量及灰塵便得以控制。